社区应用 最新帖子 社区服务 会员列表 统计排行 搜索 银行
  • 3158阅读
  • 0回复

马鞍山高校

楼层直达
级别: 精灵王
  一、马鞍山市高校资源总体状况



马鞍山市是全国卫生园林城市,它位于安徽省东部,长江下游南岸,临江近海,是南京都市圈核心城市,长江三角洲经济圈重要城市,安徽省东部的门户,皖南交通的要冲。在地理位置与交通上马鞍山有着独特的区位优势和便捷的水陆空立体交通网络,从高速公路驱车去上海约3小时车程,距南京禄口国际机场28公里,距南京市区仅40分钟车程。                                                                   马鞍山属于中型城市,全市总人口111.3万,总面积1684平方公里,辖三区一县,即金家庄区、花山区、雨山区和当涂县。

马鞍山的各项经济指标一直名列全省前茅,2004年马鞍山市1-11月份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完成136.96亿元,位居全省第二位,完成销售收入372亿元,增速居“长三角”地区各城市首位。全市规模以上工业经济综合指数位居全省第一,并且在2004年人均生产总值在全省率先突破2万元,达到2.1万元,马鞍山市经济发展取得了骄人的成绩。

(一)马鞍山市教科研总体状况

马鞍山市是全国科技兴市试点城市之一,也是全国教育先进城市之一。全市现有大中专院校20多所,各类科研、咨询机构100多个,其中包括冶金部马鞍山钢铁设计研究院、矿山研究院、华东冶金学院等一批国家重点科研院所。每年有10多个领域300多项成果问世,其中50%以上达到国内或国际先进水平。城市每万人拥有科技人员900多人,居华东地区前列。教育居于领先发展水平,7年连续高考达线率在全省名列前茅。全市城乡实现基础教育、基本扫除文盲“两基”达标,初步形成幼儿教育、基础教育、高等教育、成人教育、技术教育、特殊教育相互配套的教育网络和学校、家庭、社会相结合的主体式教育格局,连续两年被评为 “全国儿童少年工作先进城市”。

马鞍山市现有四所本专科院校,2004年全市高校在校生人数近26000人,形成了职业教育,成人高等教育协调发展的现代化教育体系。我市高校占地总面积为3814亩,校舍建筑面积53.8万M2 ,图书馆各类藏书总量达到150万册,教职工总人数约为1900人。2004年马鞍山市有3656人被本、专科院校录取,全市高考录取率已达到69.21%,高出全省平均水平10个百分点。

(二)马鞍山市四所高等院校基本情况

马鞍山市兴建各级高等院校四所,分别为安徽工业大学、安徽冶金科技职业学院、马鞍山网络大学和马鞍山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全市高校在校生总人数25000余人,其中安徽工业大学全日制各类在校生16185人,本科生12591人。学校占地面积2764亩,校舍建筑面积45.6万M2,其中教室面积6.22万M2,实验室、实习基地面积7.02万M2,图书馆面积2.28万M2,运动场地面积6.2万M2;教学仪器设备总值近8000万元,各类图书资料127.7万册,教学用计算机2156台,全校固定资产总值达到了4.45亿元。                            

学校设有15个教学单位,40个本科专业,17个硕士点和4个领域的工程硕士授予点。有省级重点学科5个、省级重点实验室3个、省级人文社科重点建设基地1个、省级基础科实验示范中心3个。学校在职教职工1500人,其中教师790人。学校还聘请了包括9名两院院士在内的75名专家学者为安徽工业大学兼职教授。

安徽冶金科技职业学院分南北两个校区,占地面积150亩,新校区270亩正在规划建设中。校舍面积42000平方米。学院建有8个计算机机房、3个48座多媒体语音室以及微机原理、物理、化学、电子、电工、模电、数电、力学、机械等25个实验室和1个实习工厂;除马钢公司30多家厂矿外,学院还建有6个实习、实训基地。图书馆藏书12.1万册,期刊400余种,学院拥有电子阅览室,学生可在网上阅览电子图书和期刊。

新建的马鞍山网络大学是市委市政府的重点工程,投资6000余万元,占地120亩,建筑面积28000平方米,内设办公区、电子阅览区、教学区、实验区、生活(住宿)区、活动区、学校交流区等。校园建设充分体现了网络化、生态化和个性化的特点,拥有千兆校园网、2000个计算机接口、500座的大型电子阅览室。目前,学校已经形成了高升专、高升本、专升本、研究生课程等层次的办学格局,开设了金融、计算机应用、财会、法律、英语、汉语言文学、小学教育、电子商务、教育管理、物流管理等40多个专业,各级各类在校学生数达4799人。

从1999年到2004年5月教育部正式批准马鞍山师范学校升格为马鞍山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前后4年。从1.2万M2到5.2万M2,在校生从600余人到1800人。师专在国家支持发展“两立”的背景下,通过商业银行贷款4000万元,引资3000万元,在校园建成5栋总面积3万平方米的可容纳3000人居住的6人标准公寓。2004年学校申报开设10个专科专业;2010年开设14个专业,其中师范类专业8个,非师范类专业6个。目前,学校拥有310台计算机,90架钢琴,46台数码钢琴,108座语音室,总值1100万元教学仪器设备,10.1万册图书,700G电子读物。学校已有专任教师148人,高职称31人,高学历师资(研究生及在读研究生)37人,外聘兼职高校教授10人,返聘高级讲师3人,外国文教专家2名。

三 马鞍山市高等教育状况与其他城市的对比
目前我国高等教育在校生规模超过2000万人,居世界第一,安徽省高校在校生人数已达50万,其中马鞍山市高校在校生人数近26000人。

2004年我国高校毛入学率超过19%(高等教育毛入学率是指高校在校生总数与相应年龄段【18-22】岁人口的比例,它体现的是一个国家或地区提供高等教育机会的综合水平),大约居于世界六十几位。我市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超过20%,高于安徽省高等教育15%的毛入学率,而这个数字远远低于江浙地区,其中浙江省在校大学生已达到57.6万人,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到30%。江苏省高校在校生首次突破100万人,高等教育毛入学率为29%,在全国各省、区中居于前列。
2004年全国普通高等教育本科、高职(专科)共招学生382.17万人,比2003年增加61.67万人,增长19.24%。我国教育部已确定2005年普通高校本专科招生计划为475万人,比去年实际增长8%左右;研究生招生37万人,其中硕士研究生招生31.6万人,比去年增长15%左右;博士研究生招生5.5万人,比去年增长2%。高等院校扩招的步伐依然逐年加大,人民群众接受高等教育的机会在短短6年内翻了两番。  

    我市在2004年有3656人被本、专科院校录取,全市高考录取率达69.21%,高出全省平均水平10个百分点。但在全省二十所全日制本科院校中,所属马鞍山市的仅有安徽工业大学一所本科院校,绝大多数学生均被外地高校录取。

随着全国高等院校在校生人数的不断增加,与之相匹配的高等院校建设方兴未艾。到2004年为止全国共有普通高校1552所,比上年增加156所,其中本科院校644所,比上年增加15所。全国共有研究生培养单位720个,其中普通高校407个,科研机构313个。  

2004年浙江省有8所学校实现更名和升格,这使浙江省本科院校由原来的23所增加到26所。浙江省的六大高校园区累计竣工校舍面积725万平方米,累计完成投资额155亿元,有28万在校生入驻高校园区。

江苏省有高等院校111所,在校学生105万人,均位居全国第一;年招生数从2000年的18.2万人增加到2004年的30.5万人,高考录取率从2000年的68.8%提高到今年的76.5%,成人高等教育在校生35.9万人,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在考人数113万人。

以上数据表明,优良的基础教育为我市高等教育发展奠定了厚实的基础,近几年来我市高等教育毛入学率以及高考录取率已经处于全省领先水平,但与江浙地区相比我市仍属于高等教育欠发达地区,且近年来随着我国高校的不断扩招以及高校在校生人数的日益增加,我市高等院校较少,尤其是本科类院校奇缺的问题突显出来,高等院校的缺乏严重束缚了我市高等教育的发展,影响具有优良素质的综合性人才的培养。欲加快教育产业化和大众化的发展,实现我市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至2015年达到25%的目标,并以产业大学带动全市经济发展,实施“双百”战略目标,必须深化我市高等教育改革,加快我市高等院校建设步伐。

二、未来的打算
马鞍山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要在2015年达到预期的25%,并实现教育产业化和大众化的目标,满足与之匹配的高等教育发展日益旺盛的需求,我们必须积极做好招商引资、招商引校工作,加强内联外引,实现优质资源共享,培养适应知识经济时代的高素质人才。

马鞍山市已经在城市东部的新城东区规划了总面积12平方公里,区内主要以高等教育、研发用地为主。目前园区内已经入驻、正在筹建和待建的大学有安工大东校区、安徽工贸技师学院以及南京师范大学融智金融学院。在市委、市政府的关心和支持下,新城东区成立一年多来,先后与国内外诸多所大学联系合作办学事宜,致力于我市大学园区建设,为我市能引进更多质量优良的高校积极开展工作,同时我们应该着手创办自己的品牌院校,努力创建一所马鞍山市的形象大学。

另外,我市在强化教师队伍,优化组合现有教育资源的同时还采取多种措施,加大招商引资办学力度,积极寻求与对高等教育投资感兴趣的大企业、大财团的支持与合作,引进教育资金用于改善办学条件或合作办学;加强和国内外知名高校和办学机构的合作,共同探讨投资高校合作办学的可行性;认真贯彻《民办教育促进法》,规范发展民办教育。积极发展地方高等教育,网络大学一期工程竣工并投入使用,马鞍山师范专科学校通过教育部评估验收,其他一些教育合作的重点项目也进展顺利。

目前,马鞍山市构建多元化、多层次、多形式的高等教育结构为目标,满足人民群众逐步大众化的迫切需求,是马鞍山市坚持教育为民的重要举措。近年来,我市积极构建高等教育新框架,致力形成具有地方特色的高等教育新体系。

把建立以安徽工业大学、高等师范专科学校、安徽冶金科技学院和马鞍山网络大学为主体的高等教育体系,作为推进全市教育现代化的重要内容。目前,安徽工业大学发展势头强劲,规模迅速扩大,全日制本专科生超过16000人,有硕士流动点17个,在读研究生近300人。依托马鞍山电大建起的网络大学目前已投入资金近3000万元,并与清华、中国科技大学、浙江大学、美国加洲管理科技大学等著名大学等著名高校开展现代远程教育合作,今年上半年正式投入使用后,将成为马鞍山市构建终身教育基地的重要途径。马鞍山师范学校顺利升格为马鞍山师范专科学校,该校的一期工程已全面完成,现在校师生2000多名,2010年规划在校生将达4000人;该校将为我省东南部5100多所小学、135万在校生所需要补充的2万名专科以上学历的小学教师提供可*的师资保障。

此外,在原马钢职工大学基础上创办的安徽冶金科技职业学院,经省政府批准成立并开始招生,成为该市又一所全日制普通高等专科院校;依托市技工学校建设的安徽工贸技师学院投资两亿多元,一期工程将于今年9月完成;南京师范大学拟建的一所本科层次二级学院——融智金融学院,也已商定在我市新城东区落户。

为全面培养我市高素质后备人才,我们应以人为本,建立充满活力的高等教育体系,适应不同人群接受高等教育的多样化需求,调整高等教育学科专业结构和培养目标,建立质量保障机制,实现高等教育可持续发展。同时,我们要努力缩小高等教育整体水平与发达地区的差距,进一步把我市建设成为高等教育先进城市,极大地提升我市的综合竞争力。只要我们坚持教育优先发展的战略,继续深化教育体制改革,就一定能实现以上的发展目标。

通过近一个月的调研,我们对马鞍山市高等教育资源状况有了一定的感性认识,虽然受到时间、考察面的限制,也许认识不够全面和准确,但却让我们感受到了我市发展高等教育所遇到的种种困难和付出的各种努力,更让我们看到了我市高等教育发展的勃勃生机和美好蓝图。

快速回复

限150 字节
如果您提交过一次失败了,可以用”恢复数据”来恢复帖子内容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