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应用 最新帖子 社区服务 会员列表 统计排行 搜索 银行
  • 1859阅读
  • 2回复

《明月临空》选载

楼层直达
级别: 精灵王
明月临空 UF$O@l  
h>F"GR?U_(  
目录 ~C>clkZ  
自序 my0iE:  
OF2 W UcQ  
阳春抒怀 ICiGZ'k  
愤发 |{JI=$  
元宵节 h_]*|[g  
千丈的冰崖 Ckc5;:b&m  
江楼 f!H/X%F  
月下吟 [=",R&uD$  
江城子 `"o{MaFA  
b +Z/nfS  
伤逝 zp5ZZcj_  
雪中宴 M2\c0^R  
IJVzF1vC  
相依 34Cnbtq^  
我的思念 ?C- ju8]|  
PE g]z  
七夕 mT #A?C2  
无题 'Yi="kno  
无题 M| Nh(kvH  
虞美人 YrYmPSb=  
风月吟 *(qj!U43  
恋爱之歌 y` {|D*  
真情写重阳 jz]}%O  
*tv\5KW G  
征程 @|5B}%!  
可怕的精怪 mkhWbzD'S  
胸中的壁垒 &er,Wyc(  
观赏 3y,2RernK  
夏夜无眠 BMqr YW  
秋游 o)>iHzR</  
蹉跎岁月 UNK.39  
北漂 !zvOCAb,  
中秋怀远 ^tjw }sE  
长城 y/:%S2za>  
{9X mFa  
爱的真谛 R7K`9 c1f6  
萧索的燕园 ^d@2Y0hH  
致芳琴 #oR`_Dm)P  
奇遇 KCAV  
异样的感觉 "LJV}L  
赠天使 \.}ZvM$  
心爱的女人 H=\Tse_.  
心宇的主宰 `6lOqH  
诀别诗 _/'VD!(MV  
灵与肉 D.Cn`O}  
6yO5{._M  
寻觅 o"FR% %  
久违 znSlSQpTv  
奇缘 N {~P}Sw  
牡丹 0kNKt(_  
雪莲 dJ#go*Gn  
美人图 -FI)o`AE  
鹊桥仙 EpQy;#=;  
无题 :WX OD  
神女泪 e9 @{[  
嫦娥奔月 (z.n9lkfi  
ivn2   
^,mN-.W  
游园 .@%L8_sMR  
颐和园 o ABrhK  
春日游香山 \HkBp& bqK  
自然 ]uMZvAjb  
高山流水 y.}{KQ"a*  
观红叶 vz>9jw:Y  
登长城 *S"RU~1_  
山行 ;6D3>Lm  
圆明园 ~*"ZF-c,  
S9] I [4  
江河东流 ]jC{o,?s  
逝去的彩云 "]kzt ux  
彩凤 1#%H!GKvTU  
顽石志 F[SZwMf29  
中秋咏月 c*.  
中秋节 ZI;*X~h  
光阴 8>W52~^fU  
芳菲的月桂 ZS wuEX  
雪花的凄美 @TD=or .&  
孔雀开屏 'I+S5![<  
7<*0fy5nn  
题邻家儿童 /3Gq&[R{  
岁末逢知己  J]XLWAM  
赠友人 ?bt;i>O\  
雪日怀亲 ygj%VG  
护身符 7)5G 1  
双亲颂 8/(}Wet  
将军令 gd]S;<Jh  
迎新春 iQ(j_i'+!I  
月下怀人 =0] K(p,  
九月九日寄远怀亲 dor1(@no|  
|;xEK nF  
投机一族 >r7PK45.K  
贪官题像 8s2y!pn7Q  
世相 _u^3uzu  
箴友人考研落榜 [j5+PV  
大鹏与高粱 hnB`+!  
外物与内心 a>W++8t1 ;  
老马自嘲 NfPWcK [  
讽喻诗 YVa,?&i=N  
忧黎元 } % Ie  
讽喻诗 9x!kvB6  
K$,<<hl  
可爱的祖国 O50<h O]l  
东方苍龙 6q8}8;STTY  
杜鹃依然盛开 (}6\_k[}m  
咏怀 .O'~s/h  
梦圆东方 No6-i{HZ  
中华颂 MXfyj5K  
扬帆海峡 n nAtXVy  
水调歌头 9v`sSTlSd  
毛主席纪念堂 Y)F(-H)  
国之魂 Z\`SDC  
#J3o~,t<  
附录 ]tT=jN&(  
何谓诗歌 ,(Zxd4?y  
诗歌的创新 B-w`mcqp$  
谈韵律 {g1"{  
谈意境 _,60pr3D'  
u8KQV7E  
后记 ~mt{j7  
b<4nljbx  
'}(>s%~  
                                 自 序 ?M&@# lbG  
c}n66qJF5  
L5 Cfa-  
     只要略有所知的人就都明白,纵使当代诗人如雪花般地漫天飞舞,终究逃不掉落地顷刻消亡的凄惨命运。于是,有人慨叹:诗歌已是风烛残年。 S-o )d  
     近百年来,中国新诗走过颇为坎坷的征程。这其间既有荣光也有屈辱。几代诗人们努力探索,不断耕耘,终于开创出诗歌事业的崭新局面。然而,时至今日,新诗仍然没有获得广大读者的认可和喜爱,甚至诋毁之声不绝于耳。自从上世纪初新文化运动以来,新诗作者们就迷失在黑暗之中,始终找不到诗歌发展的正确方向。在“提倡新文学,反对旧文学”口号的鼓动下,他们幼稚地认为,要实现诗歌的创新发展,必须要废除古代诗歌的传统。他们仿佛“先知”一般,自以为是,无所忌惮,肆意破坏惠及千年的诗歌美学原则,妄图建立起崭新的“空中楼阁”。当然,诗歌的创新无比艰难,他们只能把希望寄托于西方,从中获取革新诗歌的“真经”。于是,他们争先恐后地模仿西方诗歌,而且是模仿那些把外语翻译成中文的作品。新诗史上所有流派和诗人的作品,几乎都是西方诗歌的拙劣翻版。因为否定古典诗歌的优良传统,摈弃现代汉语的独特审美,所以这些新诗作品,写得既不像诗歌,也不像散文,简直就是中西杂交的怪胎。令人可笑的是,新诗作者们却自我标榜,得意忘形。诚然,现代新诗的浅陋之极,可谓是见所未见,闻所未闻。 ![ce }  
     诗歌沦落到如此凄惨的境地,有其自身发展的复杂原因。但是最为主要的原因莫过于杰出诗人的缺失。古典诗歌的审美天地,犹如星光那般晶莹剔透,又如沧海那般博大精深。中国汉字是表意表音的方块字,具有自身独特的审美规律,跟西方的表音文字大相径庭。运用汉语写作诗歌的作者们,面对如此丰富的优良传统和语言特色,怎么能够熟视无睹、避而远之呢?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进入新的世纪,在这个多元并举、自由竞争的时代,新诗既面临着严峻的挑战,也面临着发展的机遇。诗人不必一味抱怨世俗功利的客观环境,而是要十分注重自身修养的主观因素。中国从来存在欣赏诗歌的广大读者,只是一直缺乏理想形态的新诗作品。风起云涌的社会时势,群芳斗艳的大众审美,无不渴求诗歌艺术的振兴和繁荣,催发国家和民族莫大的跃动与飞腾。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那志向高远的杰出诗人,当以超凡的勇气,于凄寒暗淡的诗坛里,潜心修为,锐意创新,启亮奇彩斑斓、照耀天地的风骚之光。 -hW>1s<  
     丑陋不堪的诗歌,仿佛污秽而灰暗的烟尘。无比优美的诗歌,宛若清新而光辉的明月。——漫天的烟尘渐渐地消散,那一轮皎洁的明月,定然飞临在万里无云的晴空。 R,78}7B  
X)hpbHa  
yH-&o,  
阳春抒怀 X$ \CC18  
                               qGH[kd  
花鸟竞阳春 B*O/>=_  
徜徉暗自吟 pXlqE,  
学成师谊重 :Bt,.uN C  
身长母情深 [Z2[Iy  
揽月呈华夏 mMXDzAllB  
掬芬献至亲 @fmp2!?6  
仰头天浩瀚 "IQYy~ /  
波涌乃雄心 :Ob^b3<t  
cq?,v?m  
题解 '@+q_v@Jl  
     “俱怀逸兴壮思飞,欲上青天揽明月。”这是李白表达出的雄心壮志。每一位抱负远大的青年,都应该确立自己高远的奋斗目标。只有具备崇高的人生目标,才不会轻易迷失方向,而且能够激发出永不停息的拼搏动力。这首五言律诗《阳春抒怀》,诗人不仅叙述了老师和母亲对于自己成长所倾注的深情厚谊,而且抒发了报效祖国和孝敬父母的美好情怀。 d2i ?FT>  
/D^ g"  
赏析 0_ST2I"Ln  
     这首诗表现出来的忠孝观念和远大追求,具有高度的理想价值。“学成师谊重/身长母情深”,在这个颔联中,诗人娓娓道来,叙述自己的健康成长和学业有成,离不开母亲和老师的抚养和栽培。这两句诗语言朴实,感情诚挚。“揽月呈华夏/掬芬献至亲”,这个颈联承上而来,既然接受恩惠,必当心思图报。这两句诗的表现手法十分贴切,而且富有美感。“月”悬挂天空,可望而不可即,这里用来象征崇高的功业。“芬”代指花朵,富有浓郁的芳香,这里用来象征美好的情操。颈联意谓诗人想要建立伟绩报效祖国和满怀虔心孝顺父母。这两句诗想象美妙,精神可嘉,可谓是珠联璧合。 "@ ^<~bw  
     写景抒情巧妙结合,浑然一体。诗歌首联通过描述群芳斗艳、百鸟争鸣的大好春光,衬托诗人信步徜徉、心境舒畅的喜悦之情。“仰头天浩瀚/波涌乃雄心”,这句尾联写景壮阔,抒情豪放。诗人满怀建功立业的雄心,仰望着广阔的苍穹,平静的心海不禁澎湃起来。这样的写景抒情,实在自然流畅,妙合其心。 Uaux0W  
     《阳春抒怀》这首五言律诗,是依据《中华新韵》创作的。以前创作旧体诗词,往往采用《平水韵》。可是,时过“音”迁,《平水韵》里的汉字读音,早已发生变化,今人已经无法准确地诵读出来。所以,以普通话为基础,以《新华字典》的注音为依据,以“同身同韵”为划分标准,制定的《中华新韵》,符合当今诗歌创作的时代要求,值得人们广泛地借鉴和使用。 t^KQv~  
                                                                  ——李云 C4ktCN  
ob/<;SrU<  
    江楼 K]B`&ih  
C.#Ha-@uz  
海内飘零几度秋 +{=U!}3|  
月光似水倚江楼 |,`"Omb9+m  
茫茫雾霭深宵重 (?'vT %  
不见秋江脚下流 0iM'),v[]  
'[8w8,v(  
题解 bXOM=T  
     春去秋来,花开又花谢。漂泊在外的游子境遇如何?他是踌躇满志,还是潦倒失意?残酷的现实,令人为之惋惜。《江楼》这首七言绝句,在于表现抒情主人公飘零的经历和迷惘的心境。心中怀有远大的梦想,四海之内不懈地追求,却始终无所成就。在凄迷的夜晚,独倚江楼,难免有飘零失意、前途渺茫的无限感慨。 W0mvwYON[  
 q9{ h@y  
赏析 @8m%*pBg  
     情景交融是此诗的主要艺术特色。“景”即作品中的“象”,包括作品中所描绘、塑造的景、物、人和事。“情”即和“象”相对的“意”,它不仅指作者所抒发的情感,也包括作者所要表达的思想。这首诗的情景结合得非常紧密,不可分割。比如,采用似水的月光,渲染出凄凉的心境。尤其是“茫茫雾霭深宵重/不见秋江脚下流”的诗句,意象凄迷,内蕴深厚。茫茫的雾霭,使人无法看清脚下的江水,暗示出抒情主人公对自己前途感到迷茫的心境。这样的写景与抒情的确达到水乳交融的境界。月光似水,雾霭茫茫,不仅是自然之景,亦是抒情主人公几度飘零失意、深感前途渺茫的内心写照。意境的创造,使全诗笼上一层拂之不去的凄清气氛。   TAOsg0  
    宋代诗论家严羽认为,诗歌的优劣不主要在于诗人学识的多少,而主要取决于悟性的高低。悟性较高的诗人,写诗就容易做到景物和情感巧妙结合,达到情景交融。《江楼》这首诗的结尾两句诗,也可算是“妙悟”之言,将景物和情感融化无迹。 {`*Fu/Upb  
                                                                 ——陈辰 q%q+2P>  
MtPdpm6\  
2^`k6V!  
ji4bz#/B0  
  恋爱之歌 xbw;s}B  
2i #Ekon  
 日光月辉的昼夜 H)Me!^@[D  
徜徉杨柳玉立的秋江 zBq&/?  
 翩跹起舞的春怀 n05GM.|*s  
伴随着长风荡漾四方 ^fO9oPM|  
4noy!h  
 你那动人的眼神 ,d lq2  
仿佛闪烁晦暝的星光 r7V !M1  
 将我平静的心弦 4HZXv\$  
撩拨得低落还复高扬 )sK53O$  
pN9U1!|uam  
 原欲由衷地诉说 V>obMr^5  
我对你绵绵不尽的怀想 >0iCQKq  
 无奈世事的海雨 wE<r'  
倾灭了我萌动的春情 lcEK&AtK  
#/H2p`5  
 当碧潭般的幽怨 S?JGg.)  
笼罩着你俏丽的脸容 N8kNi4$mp=  
 我那尘封的心弦 60ciI,_`  
霎时奏响久违的鸣声 KrG,T5  
-\B*reC  
 男女恋爱的芳花 -@]b7J?`k  
根植在一见生怜的土壤 HEc.3   
 沐浴诚信的雨露 OJA_OqVp$K  
绽放于同危共济的阳光 hW!n"qU  
noz1W ]  
 权势财力的盛衰 nJYIkfdA  
学识和容貌的优秀平庸 | X#!5u  
 无非飘浮的烟云 ,UVu.RjXN  
游离在爱恋之花的上空 aqK+ u.H  
!"RRw&0M  
 我你似高山流水 .=-a1p/  
纵有巍巍潋滟的异象 w?8\9\ ;?  
 犹能缠绵而不舍 ] `q]n  
陶然共乐于天地之中 QT!>izgc U  
n`w]?bL  
 挣开犹豫的蚕茧 Svo\+S  
你我宣泄出似火的激情 T fIOS]  
 让那恋爱的飞鸟 bd%< Jg+  
翱翔在壮丽北国的苍穹 !J@!2S 9  
]=i('|YG  
题解 .$y'>O*$G  
  古今中外,爱情都是诗歌永恒的主题。诗人们无不怀着饱满的激情,运用天才的想象,热烈讴歌爱情的无比美好。在恋爱中,恋人的一举一动、一颦一笑都会给自己心灵产生美妙的触动,让人为之如痴如醉。《恋爱之歌》这首诗,不仅表现了男女恋爱中激动人心的情感,也揭示出爱情生活的真谛,可以超越外在物质的各种羁绊,达到内在精神的无比愉悦。 ,=G]tnsv^  
\Z42EnJ  
赏析 /|H9Gm  
  这首《恋爱之歌》是现代格律诗中具有典范意义的诗篇。此诗句式整齐而错落,节奏鲜明而流畅。全诗分为八节,每节四行诗句,韵脚隔行一押,全诗一气呵成。每行诗里,有的由三个词汇组成,形成三顿;有的由四个词汇组成,形成四顿。每节诗的第一行诗有三顿,第二行诗有四顿,第三行诗有三顿,第四行诗有四顿。句式这样变化反复,使诗歌造成极其鲜明的韵律美感。并且,这样的句式,让人起到波浪起伏的视觉效果,也在感情上产生强烈的感染力。 a(?)r[=  
  精妙而丰富的比喻手法,给诗歌带来美妙无比的艺术魅力。比如,在第二节诗里,诗人将恋人的眼神比作星光,就非常贴切。如果仅仅这样比喻,并不觉得新颖。可是,如果“闪烁晦暝的星光”将心弦“撩拨得低落还复高扬”,那么,这样的比喻就十分独特了。因为恋人的一颦一笑,都会给人造成心绪的忧愁和欢乐。采用这样贴切的比喻,确实收到奇妙的效果。“当碧潭般的幽怨/笼罩着你俏丽的脸容”,这两句诗用沉寂幽冷的“碧潭”,比作少女幽怨的神情,也是恰如其分。此诗运用的比喻手法,可谓丰富多彩,比比皆是。 (.Ak*  
  《恋爱之歌》的语言美妙流畅,佳句连篇。尤其是“我你是高山流水/纵有巍巍潋滟的异象/犹能缠绵而不舍/陶然共乐于天地之中”的诗句,将诗情、画意和哲理融为一体,使意境浓郁而隽永,具有极高的美学价值。风格是作品在内容和形式的和谐统一中所展现出的思想艺术特色。它表现在题材的选择,主题的提炼,结构的安排,以及语言和艺术手法的运用等各个方面。这首诗无疑充分体现了诗人独特的创作风格。那神韵超凡的恋人形象,丰富微妙的恋爱事理,以及跌荡奔放的浪漫情怀,无不让诗人的生花妙笔,以优美的旋律和精巧的布局,淋漓尽致地展现出来。 :IJ<Mmb  
                                  ——陈辰 eYlI};  
t18j2P>`  
;&}z L.!jo  
),Yk53G6c  
uHmvHA~/c8  
级别: 骑士
只看该作者 沙发  发表于: 2012-10-24
好文. > cWE@P  
,!%E\`  
级别: 侠客
只看该作者 板凳  发表于: 2012-10-24
支持! vbtZ5Gm  
快速回复

限150 字节
如果您提交过一次失败了,可以用”恢复数据”来恢复帖子内容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