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应用 最新帖子 社区服务 会员列表 统计排行 搜索 银行
  • 1757阅读
  • 0回复

秋天女人要保护好3部位

楼层直达
级别: 精灵王
  自古流传“春捂秋冻,不生杂病”,另外中医专家提醒,秋季穿衣讲究“春捂秋冻”,需顺应“阴津内蓄,阳气内收”的需要,适当地冻一冻比较好,。

  俗话常说“春捂秋冻”,就是说入秋后不要气温稍有下降就立即增衣,应循序渐进地添衣保暖,锻炼身体的耐寒性,以增强身体的御寒能力。

  大家都相信“秋冻”能养生,并不急于穿上厚着装。但是要当心,秋冻冻不好,非常容易感冒。

  “春捂秋冻”是我国传统医学总结出来的养生之道。秋天,天气是逐日变凉的,9-10月份,我国大部分地区气温虽降至10℃-20℃,但一般还是“凉而不寒”,过早地穿上厚衣服,身体与“凉”接触太少,体温调节中枢得不到应有的锻炼,调节体温的能力就下降,人体的抗寒能力随之下降,这就很难适应寒冷的冬季气候,所以适当地“冻”一下身体,会增加皮肤和黏膜对寒冷的耐受力,有利于人体的抗病防病。

  “春捂”一直是个比较笼统的概念,究竟捂哪些部位?

  1、肚脐

  肚脐是万万不能在天气转凉时受寒的。因为肚脐皮下没有脂肪,紧邻丰富的神经末梢和神经丛,所以对外部刺激特别敏感,容易被寒邪侵袭。肚脐一旦受凉,腹痛腹泻在所难免;若长期受凉,泌尿系统疾病也容易找上门来。

  2、头部

  入秋之后外出时最好戴帽子,洗头时用比平时热一点的水,在额头上渗出汗水时不能见风。这是因为头作为人体“诸阳之汇”,是全身阳气最旺盛的部位之一。这个地方如果受寒,体内阳气会散失大部。心脑血管病人、四肢不温的人、易感风寒的人,尤其要在这方面提高警惕。

  3、下半身

  由于寒从脚起,人体下部血液循环较上部差,故传统养生主张春令衣着宜“下厚上薄”,即加强腿脚的保暖。老人和儿童体质较弱,不可急于脱去保暖下装,同时要注意穿好具有保暖性的鞋祙。年轻的女士千万不可只顾追求“风度”,过早换上裙装或短裤,务须保持好温度,否则会导致关节炎和多种妇。

  4、脚

  人们应该穿稍厚一点,宽松、舒适、吸汗的鞋袜。要避免脚部受寒。脚部分布着人体6条重要经脉,一旦受寒,会引发感冒、气管炎、消化不良、失眠等疾病。

  秋季气候对人体影响

  1、秋天气温渐低而气压渐高,人体出汗减少,血液流向体表不如夏日那么盛,但脉管仍带有扩张的余势,故秋季正常表现为轻虚而微浮,似羽毛状。

  2、秋季空气干燥,可使气管、喉、肺等呼吸道弹性降低并易产生微小的裂口,纤毛活动减少,使排出异物的功能减退;呼吸道血流减少,从而降低了吸气功能。

  3、秋季易发疾病,如急性胰腺炎、凤湿热、哮喘、慢性肾炎、感冒等。

  4、秋季冷空气活跃,可促使栓塞、中风、支气管哮喘、心绞痛、消化不良、血友病、胆结石绞痛等病发作。

  5、秋季气候易诱使人精神及情绪上的波动,表现为乏力、不愉快、不想工作、失眠、头痛和易激动等。

  秋季养生暖胃粥:

  胃部保养要注意饮食忌口,少吃辛辣刺激食物,多喝一些比较温性的粥或汤,少吃荤食,多吃天然蔬菜水果,小编这里接受一款薏米山药羹,对胃部保养效果很好。

  做法如下:

  主料:山药200克,薏米200克 。

  调料:赤砂糖50克,淀粉(玉米)10克。

  做法:

  1、先将薏米淘洗干净,用温水泡;

  2、山药去皮洗净,切成小丁;

  3、勺内加水烧开,下入薏米煮至七成熟后放入切好的山药丁;

  4、继续用小火煮至熟烂;

  5、放入红糖熬开,加入水淀粉25克(淀粉10克加水)勾芡出勺。

  健康提示:对胃病有疗效,并具有补气养血之功。

  多喝温开水,如果感觉口干舌燥,要多喝温开水,一口一口的含在嘴巴中,慢慢吞咽,润化肠道,保护肠粘膜。

  几个秋季保暖的关键部位:

  1、腹部:人的腹部容易引起胃肠的不适,导致腹绞痛和腹泻,而且腹部着凉特别对女性的危害很大,容易引发痛经和月经不调,特别在女性经期,一定要做好腹部保暖。

  2、脚部:脚部受凉,身体的抵抗力也会随之下降,另外,足部也是人体的五脏六腑的敏感区和反应区,若脚部着凉,会反射性的引起相关部位的毛细血管收缩,对于患心血管病的人,保护脚部暖和特别重要。

  3、肩膀:入秋后,肩膀肩关节很容易受伤,提醒换肩周炎的人要高度警惕,对于喜欢穿吊带衣服的MM要适可而止了,毕竟,健康比美丽更重要。



快速回复

限150 字节
如果您提交过一次失败了,可以用”恢复数据”来恢复帖子内容
 
上一个 下一个